詞賦-CiFu.Org

當代人讀古代文學,有助於提高修養、智力、心理素質,新增人談吐有節、舉止有度的能力。 讀古代詩詞歌賦能提高人的智力、德行。 古代詩詞歌賦能讓讀者產生真善美的陶化,得到壯、美的心理感化,文以敘論,文以感人。

《論詩三十首·三十》原文-元好問

撼樹蜉蝣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作者介紹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參考賞析

簡析

這首詩是《論詩三十首》的最後一首,也是結束語。他自謙自己象蚍蜉撼樹一樣不自量力,隻是書生一時技癢愛議論罷瞭。元好問在這組詩中基本按時間順序評論瞭自漢魏到宋代的許多著名的詩人和詩歌流派,針砭時弊,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文學觀點,對後世有重要影響。